第(2/3)页 更可怕的是,他居然卡准了时间。 说明背后有人指点,或者……他自己也在盯盘。 江临川把U盘拔下来塞进兜里,语气轻松:“没事,可能是系统自动更新。这种老机器常抽风。” “那你别在这修,等会赵老板要来量尺寸。”母亲说着,低头继续踩缝纫机。 赵老板? 他眼皮跳了跳。 赵天麟。 这个名字像根锈钉子,扎进记忆深处。前世就是这家伙用假合同骗父亲签字,一夜之间让家里背上百万债务。父亲跳楼那天,他还发短信说:“老江啊,生意场上,谁让你不懂规矩呢。” 现在这人要来店里? 江临川没吭声,转身出了门。走到巷口才掏出诺基亚,连上暗网账号,核对钱包私钥。还好,没被动过。资金安全。 但风险升级了。 之前只是担心信息泄露,现在是有人已经开始动手复制他的行为模式。而且身份敏感,背景深厚,一旦追查下去,迟早会顺藤摸瓜到他身上。 必须反制。 他拐进旁边的小超市,买了瓶冰镇可乐,撕下标签纸,在背面画了张简化的K线图。走势和真实行情完全相反——标出一个虚假的“最佳买入点”,比实际低了二十美元。 他把这张纸夹进草稿本,写上“千万别信这图!!!”几个大字,然后回到缝纫店,故意把本子落在桌角,书包一背就走。 “作业落这儿了!”母亲在后面喊。 “知道!明天拿!”他挥挥手,脚步都没停。 他知道,周建国很快就会再来一次。而这次,他会看到这张图,误以为这就是江临川的认知水平——一个靠瞎蒙赚钱的运气小子。 他还得再加一把火。 走到公交站,他用匿名邮箱往校园论坛发了篇文章,标题叫《高中生理财启蒙该不该进课堂?》。署名写着“一位关心下一代成长的家长”。 文章里,他引用了那张错误K线图,说:“有些学生盲目跟风,把网络谣言当真理,结果血本无归。比如这张图,就是典型误区。” 发完,他顺手清空缓存,把手机塞回兜里。 第一步,误导敌人认知,让他高估自己的能力边界,低估自己的布局深度。 第二步,转移战场。 缝纫店不能再用了。这里已经被盯上,母亲成了软肋。他需要新的操作节点。 网吧。 全市最乱的那家“极速空间”,在城东工业区边上。机器老旧,网速时断时续,老板是个光头纹身男,收现金不登记身份证,最适合干点见不得光的事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