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万人出征,全城征用物资,我们朝廷两年没这么大动作了,可就这么大动作空手而归,杨云,你不仅要给我们一个交代,还得给长安城的百姓一个交代。” “交代?仗着自己有点本事的废物,能给什么交代,我大唐子民万万人,从不缺天才,杨云如此自大,若是重用,往后必定为祸朝廷!” “陛下,我等恳请卸去杨云职务,贬为庶民,而后再定失职之罪。” “陛下,此事若不给百姓交代,不足以平民愤,不足以安民心,不足以定军情啊。” “陛下,杨云众望所去,却未完成任务,延误边疆物资补给,还望定罪!” 朝堂之上,文武百官,一共站出来了三十余人,职位有高有低,最高二品,最低七品,职责文武皆有,年纪老幼既全,大家都只有一个目的,那就是定杨云的罪! 这么多人请愿,哪怕李渊,若没有个合适的理由,也不可能饶恕杨云。 为了保全杨云一人而得罪三十多名官员,这三十多人万一罢工,大唐短时间内怕是要大乱。 李渊稳坐皇位,眼睛微闭,装作痛心疾首模样说道。 “武安君,你有什么可说的。” 杨云多聪明,听见李渊叫自己武安君,心里明白,剿匪的事情李渊怕是都清楚。 心中暗骂李渊这个老家伙真会演戏,瞬间也明白了李渊想干什么。 这是想借自己的手,来打朝廷部分官员的脸啊。 杨云对李渊暗地里打了个手势,意思是要好处,李渊也不动声色的点点头。 既然要打脸,那就好好打,不然待会儿要东西,那可不好要啊。 “我有什么可说的?” “我对朝廷忠心,天地可明,日月可鉴,哪儿轮得到这群老不死的东西来栽赃陷害。” “陛下,万窟山剿匪之事,只是小事,我无话可说,但今天站出来的三十三人,还请把资料给我,往后我必定行使武安使的权利,彻查对方家底!” 不提万窟山剿匪之事,在所有人看来,杨云心虚了。 自然而然的,他们就觉得杨云剿匪未成,大败而归。 昨晚得到消息的王长清在礼部尚书的示意下站了出来。 “大胆杨云!剿匪乃是大事,关顾民生安危,关乎边疆战乱,难怪你会战败而归,不将朝廷的事情放在心上,罪加一等!株连九族!” 后边连忙有人跟着说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