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李建國和李世民在一旁听着,沉默不语,杨云又问道。 “阿公,此处在临淄范围,虽说农户不多,但也应该有官员征收赋税,税务如何?” “虽说地处偏远,小村内农户不过三十,但杂税繁多,每月定时收取,我们都没钱,他们便收取我们种的农作物,用粮食抵账,若是不从,便关入牢中,进去了,便再也没有出来过。” “前些日子遭逢大雨,颗粒无收,只能卖了家中老黄牛筹得点钱财,用以买米度日,算是苟活到如今。” 语气越是平淡,就越让人心酸,李建國和李世民差点忍不住落泪。 高居庙堂,不知民生艰难,他们隐约知道了杨云带他们出行的目的。 深入民众,体验民情,才知晓百姓到底需要什么,才知道政策该如何施行。 否则上传下达之下,本事好意,但到了各大城池,却变了味道,就和如今一样,李渊明确表示,各地杂税不能太多,但现在各户都穷困潦倒,卖了全部家当才能苟活。 黄牛是农民的全部,没了黄牛,农民也就没了耕地的资本。 李建國双手握拳,似有愤怒。 “阿公,征税之人何时才到?” “若不出意外,明日便到。” 李建國和李世民对视一眼,默契言道。 “那我们明日在此等候收税之人的到来,看能不能与他们谈谈,免了你的税收。” “公子万万不可啊,那些都是官府之人,甚是嚣张,往年也有人劝说,但最后下场凄惨。” 老人连忙说道。 听闻此言,杨云总觉得心里不是滋味,像是有一口气憋着,不吐不快。 张焕虽执拗,但对百姓极好,征税也算合理,但临淄这边,百姓苦于水火之中,看来是该整顿啊。 杨云把烤好的肉递给了老人。 “阿公,不用担心,我们也是官府的人,是陛下派来,专门免了你们杂税的人,明天就交给我们,我倒要看看,哪个不长眼的,敢在这个时候加重税务!” 第(3/3)页